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最初是由中国、俄罗斯以及几个中亚国家联合构建的一个安全合作平台。该组织的成立,重点在于加强反恐合作、保障边境稳定等方面。早期的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目标明确,行动较为紧密。当时,俄罗斯在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上相当积极,承担了许多推动力量。但到了2017年,当上合组织进行第二次扩员时,俄罗斯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印度拉进来,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是希望通过增加印度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然而这一决策如今看来,俄罗斯或许已深感后悔。 俄罗斯当时感受到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中亚地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展顺利,经济合作成果显著,俄罗斯对此有些坐立不安,试图通过引入印度来寻求战略上的平衡。印度作为俄罗斯的老合作伙伴,早前在武器采购和能源合作方面有一定的联系,这让俄罗斯认为印度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上合的经济实力,还能在中亚的事务中增加俄罗斯的发言权。2015年,在乌法峰会上,普京提出了扩展上合成员的建议,并把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同列为可能的成员。最终,印度于2017年在阿斯塔纳峰会中正式加入,俄罗斯当时认为此举将帮助其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印度的双边关系。 然而,印度的加入并没有按照俄罗斯的预期进行。印度从一开始就把上合组织作为一个增强与中亚各国经济联系的平台,而不愿过度涉足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印度智库“观察者研究基金会”的分析指出,印度加入上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力,而不是单纯支持俄罗斯。印度不仅与中国在多个问题上有分歧,甚至对俄罗斯的一些提议也提出了异议。 近年来,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表现逐渐显得更加复杂和分裂。2023年,新德里峰会期间,印度决定将峰会形式设置为虚拟会议,未能实现各国领导人的面对面交流,这一决定无疑让俄罗斯感到不满,因为普京本计划通过此次峰会加强安全合作的讨论。此外,印度还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认为该项目涉及到领土争议,并在视频会议中提出自己的立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在军事合作上,印度也不断设置障碍,坚决反对上合组织的军事协调提案,并以“平等原则”为由,坚决否决俄罗斯的提议,令俄罗斯的计划受挫。
展开剩余45%总的来说,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表现可谓是与其他成员国家格格不入。它希望通过上合平台加强与中亚的联系,但又不愿过度依赖中俄的军事合作。印度拒绝参加上合的军事演习,并积极干预中俄主导的议程。到2025年,印度还在公开表态,认为上合不能仅仅是一个反西方的俱乐部,必须保持与西方的良好关系。俄罗斯此时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印度的战略野心,印度并非加入上合是为了帮助俄罗斯,而是为了为自身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因此,俄罗斯推动印度加入上合组织的举动,事实上是一个战略失误。俄罗斯原本想通过平衡各方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地位,但结果却被印度反过来平衡了。现在,上合组织虽然扩展到了十个国家,白俄罗斯也加入其中,但俄罗斯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却并未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印度依然坚持独立自主,俄罗斯原本的战略目标也显得遥不可及。
发布于:天津市银丰配资,申请股票配资,华夏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